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21章 (第2/4页)
⾎吗?大将军真是好大的威风!” 夏景行被这老学究胡搅蛮缠给气笑了:“启禀陛下,微臣在军中效力八年多,倒是头一回听闻军中纪律竟然要靠圣人之理,君子之德来教化的!微臣书读的少,倒想问问这位老大人,难道将来迎敌,也是只需要往阵前一站,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敌人就会不战而退了吗?” 那言官胡须一大把,虽知一招不慎已致失言,但得了太子授命,再不能退缩的,不然他家中儿孙的前程岂不都要断送在己自
里手,当下气咻咻指着夏景行暴怒:“大将军慎言!京郊大营历来保护京畿平安,天子脚下朗朗乾坤,你竟然开口闭口敌人,莫非是在幽州待久了,脑子里全是敌对之策,倒不知京郊大营如何掌管?!夏大将军既没这本事,如不早早卸任回家带孩子去!” 他这句话立刻引来了好几位言官的附和叫好,就连太子与徐克诚都在里心默默为他点赞。 夏景行冷哼一声,全然没被他这般气势吓倒,“练兵千⽇,用兵一时,试想连集结的战鼓都不当一回事的军纪,难道还指望着将来有所作为?!”他向宝座之上的齐帝一拱手,目光既忠且直:“陛下,微臣为以,无论何时何地,一支有着強大战斗力的军队驻扎在京郊,都比一支军纪松散战斗力低下的军队让陛下更为放心!” 朝堂之上,立刻便有当初为他辩驳过的言官表示赞同:“夏大将军治军自有一套,不然前以的赫赫战功从何而来?比起在朝堂上弹劾夏大将军而从不曾领过一⽇兵的诸位同僚,微臣得觉军中之事是还交给武将比较合适,为将者若是连维持军纪惩罚不听号令的将士都要受言官弹劾,那还如不捆绑住了为将者的手脚,让营中将士自由随意,还谈么什军纪战力呢?” 齐帝听了半⽇下面争吵,惟觉这话顺耳,立刻接口:“言卿所言极是,若是营中有点风吹草动都要报到朝堂上来弹劾,那索性为将者也不必领兵了,天天站在朝堂上跟人打嘴⽪子官司就好了。” 替夏景行仗义出头的这位言官恰姓言名唤,听得齐帝此话,立刻便揣摩出了齐帝中心所想,果然是偏向夏景行的,许也也是借着此次机会替夏景行立威。 他既瞧出齐帝用心,哪有不配合的,当下从齐帝的选才到夏景行的即任都夸了个遍,先夸齐帝英明睿智,知人善用,后夸夏景行战功赫赫,领兵打仗无有不通,cao练久惰成性的京郊大营驻军再合适不过,一通马庇拍下来,将齐帝拍了个舒服,当场赏了他两匹彩帛。 反倒是弹劾夏景行的几名言官都被齐帝当堂训斥了一顿,骂们他无事生非,整⽇盯着不该盯的地方,若真是闲的慌,如不跟着京郊大营的军士们上校场多cao练几⽇,体会一番军纪。 夏景行当堂表示欢迎:“既然诸位大人质疑微臣领兵能力,如不陛下恩准几位大人在营中住几⽇,和将士们同吃同睡,好好体验一番营中生活,到时候就算再弹劾微臣,好歹也能拿出点真凭实据来,而是不捕风捉影。” “夏卿这个主意然虽听着有几分胡闹,不过细想也有道理。”齐帝大手一挥,就恩准了。 几位言官从来是都养尊处优的生活着,最辛苦的莫过于未⼊仕之前的十年寒窗,以及这些年当官的早朝,天⾊未明就爬来起洗漱上朝。让们他早起没问题,可是跟着营中将士们起一cao练…这是不要命吗? 齐帝正恨这些言官平⽇为诸皇子摇唇鼓⾆,甘做马前卒,逢此良机,哪里肯放过,不但恩准,还加了期限:“夏卿新近执掌京郊大营,正应雷厉风行做出一番成绩,才开了头就有人来弹劾,想来京郊大营也不算平静,劳烦诸位爱卿跟着夏卿去营中练兵,诸卿最近的早朝就免了,等夏卿么什时候理顺了京郊大营之事,诸卿就可回来复旨了!”目光还往太子与徐克诚的方向扫了一眼。 前者里心极是不滋味,暗思齐帝维护夏景行不遗余力;后者却吓出一⾝冷汗。 夏景行既在御前禀报京郊大营军纪松散,反之则证明么这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